GBT2423 標準的環境試驗順序及相關內容
環境可靠性測試旨在評估產品在規定壽命內,于預期使用、運輸或儲存等各類環境下,維持功能可靠性的能力。通過利用環境試驗設備模擬高溫、低溫、高濕、溫度變化等氣候環境,加速展現產品在實際使用環境中的狀況,進而驗證其是否達到研發、設計、制造階段預期的質量目標,以確定產品的可靠性壽命。
在環境試驗中,試驗順序頗為關鍵。通常情況下,會先開展工作狀態下的振動和沖擊試驗,之后進行非工作狀態下的振動和沖擊試驗。接著依次進行高溫與低溫試驗、濕度和溫度試驗、溫度與海拔試驗,隨后開展聲音測量、損壞極限測試,最后進行包裝振動和包裝跌落試驗。不過,若試驗順序對結果產生影響,則需按照產品標準來確定具體順序。
環境試驗可以從不同維度進行分類:
按環境因素分類:有氣候環境試驗(涉及溫度、濕度、壓力、輻射等)、力學環境試驗(例如振動、沖擊、跌落等)、生物環境試驗(像霉菌、鹽霧等)以及化學環境試驗(如氣體腐蝕、液體腐蝕等)。
按試驗目的分類:包括篩選試驗、鑒定試驗、驗收試驗和可靠性試驗等。
按試驗性質分類:分為單因素環境試驗和多因素綜合環境試驗等。
GB/T 2423 標準包含多個試驗項目:
高溫試驗:主要針對高溫季節在室內、密閉空間或接近發動機等熱源處儲藏等情況,用于檢驗產品在高溫環境中儲藏或使用的性能。
低溫試驗:適用于在壽命周期中可能在低溫環境下使用的試件,目的是檢驗試件在長期低溫環境中儲藏、操縱控制的能力。
淋雨試驗:針對使用過程中可能淋雨的裝備,包含滴雨試驗、防水試驗等類型,用于檢驗遮雨器材的防水性能。
鹽霧試驗:由于鹽在地球上廣泛分布,沿海和海洋地區含鹽量高,通過連續噴霧或間隙噴霧模擬鹽霧腐蝕。
沙塵試驗:適用于在干沙或塵土含量高的空氣中使用的戶外電子電氣設備。
濕度試驗:用于評估產品在不同濕度條件下的耐受性。
振動試驗:檢測產品在運輸或運行過程中對振動的耐受能力。
沖擊試驗:確保產品能承受意外機械沖擊。
恒定濕熱試驗:評估產品在長時間恒定濕熱環境下的性能變化。
霉菌試驗:模擬利于霉菌生長的條件,檢測產品是否受霉菌有害影響。
太陽輻射試驗:評估設備或材料在模擬太陽輻射和濕度條件下的性能、耐久性和安全性,保障其在實際應用環境中的正常工作和可靠性。
產品環境試驗主要涵蓋以下幾類:
氣候環境試驗:包含低溫工作、高溫工作、低溫貯存、高溫貯存、恒定濕熱、交變濕熱、淋雨、沙塵、中性鹽霧、交變鹽霧、溫度沖擊、溫變變化、溫度循環、快速溫變、低氣壓、溫度氣壓等。
機械環境試驗:有正弦振動試驗、隨機振動試驗、機械沖擊試驗、顛震試驗、碰撞試驗、自由跌落試驗等。
防護等級試驗:如 IP44、IP54、IP55、IP65、IP66、IP67、IP68 等。
可靠性試驗:包括 MTBF 測定、可靠性鑒定試驗、可靠性驗收試驗等。
綜合試驗:例如溫度 + 濕度 + 振動三綜合試驗。
其測試流程如下:
1、確定檢測項目、檢測條件和檢測標準。
2、測試工程師依據試驗大綱給出試驗報價。
3、簽訂委托檢測協議書,明確單位名稱、產品名稱、檢測項目等內容。
4、廠家支付測試費,測試工程師安排試驗排期。
5、確定檢測日期后,廠家郵寄樣品或親自送樣到實驗室。
6、填寫測試申請表。
7、委托協議書錄入系統,分配專業測試工程師進行測試。
8、測試通過,試驗后 5 個工作日出具檢測報告。
9、測試失敗,廠家整改后重新測試,需另外繳費。
10、出具紙質版檢測報告。